在革命的艰辛道路中,
有一种精神,
与人民的劳动紧密相关。
这就是“南泥湾”精神。
历 史 背 景
当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,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、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,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,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,并叫嚣要“饿死八路军,困死八路军”。当时的边区地广人稀,土地贫瘠,要靠群众担负起几万干部、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,实在是一件难事。毛泽东当时说“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,没有油吃、没有纸、没有菜、战士没有鞋袜,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……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”。
在严峻的历史关头,党中央、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“发展经济、保障供给”的总方针和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号召,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。1940年,朱德总司令亲赴南泥湾踏勘调查;1941年春,八路军在王震的率领下,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,战胜重重困难,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,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“平川稻谷香,肥鸭遍池塘。到处是庄稼,遍地是牛羊”的陕北好江南。1943年2月,毛泽东亲自为该旅4位领导干部题词,并嘉奖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。
359旅和大生产
359旅南泥湾大生产,是整个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大生产运动的组成部分。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,中国共产党为战胜遇到的极大经济困难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。
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,对我停发一切军响和经费,并调集大批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,妄想困死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指战员。这样,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上碰到了极大的困难,干部战士曾经被弄到差不多没有衣穿,没有油吃、没有菜、没有纸、冬天没有被盖,困难大极了。
精 神 内 涵
1995年,湖南省南泥湾精神研会成立时,当年参与领导南泥湾大生产的359旅副政委王恩茂同志为研究会题词,全文是:“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。”这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,对南泥湾精神所作的概括。从这以后,大家都同意采用这个提法了。
359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,党领导的所有部队的宗旨同我们党的宗旨完全一样,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为实现党的革命理想——打败日本帝国主义、解放全中国,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、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。有了这个坚定的理想信念,也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。为了实现这个理想,全体指挥员、战斗员不怕任何艰难险阻,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,千方百计去战胜种种困难,完成革命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。359旅在南泥湾人生产中的各种奇迹,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。所以,南泥湾精神的主要内容,概括起来讲,就是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。简明扼要说来就是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,也就是现在常说的“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”。我们学习南泥湾精神,最主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。
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,都是在党中央、毛主席的直接培育下形成的,它是延安精神在南泥湾大生产中的具体体现。
精 神 解 析
“南泥湾精神”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,夺取胜利。延安时期,八路军三五九旅由王震率领,进驻延安以南的南泥湾,开荒种田,生产自救。三五九旅发扬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革命精神,没有房,自己动手挖窑洞;没有菜,挖野菜吃;没有工具,就自制锄、铲,他们以惊人的毅力,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。短短的三年,把荆棘遍野、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“处处是庄稼,遍地是牛羊”的陕北好江南。开发前的南泥湾,是一片杂草丛生、豺狼成群、没有人烟的荒野。三五九旅积极响应毛主席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的号召,披星戴月,开荒种植,养猪烧炭,兴办商业和各类工厂,开展劳动竞赛,不仅逐步做到粮食、经费全部自给,而且在1944年还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一万担。王震由于成绩卓著,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劳动英雄。毛主席对南泥湾垦荒非常重视,还亲自到南泥湾进行了视察。
变工队在开荒
“南泥湾精神”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、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,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,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。为摆脱困境、战胜敌人的封锁,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。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,指战员们艰苦奋战,实行战斗、生产、学习三结合,战胜了重重困难,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,变成了到处是庄稼、遍地是牛羊的“陕北的好江南”,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,也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。南泥湾精神,概括起来就是: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,同心同德、团结奋斗”。南泥湾精神的宣传推广,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,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、百业繁荣的可喜景象,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某部进行生产动员
“南泥湾精神”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动力,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,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。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泥湾精神,不仅创造了一段历史,更为我党、我军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。南泥湾、大生产、三五九旅这些概念鼓舞了几代人。尤其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的题词:“自己动手”,“丰衣足食”,已成为“南泥湾精神”的象征。
毛泽东题写 “自己动手”、“丰衣足食”
相 关 故 事
南泥湾开荒史
在荒凉的地方如何生存,如何发展生产?359旅,原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,到南泥湾之后旅长王震提出“一把镢头一支枪,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”的口号,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、勤务员、炊事员,无一例外地参加生产,开荒种地。
毛泽东和南泥湾
1943年9月,359旅进驻南泥湾已经三年,通过开荒种地,养羊喂牛,自办工厂,他们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,变成了富饶的地方,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。
朱德和南泥湾政策
朱德总司令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,始终是一个出色的亲身领导者,他不仅带头劳动,种粮种菜,连年获得丰收,而且确实指挥有方,功绩卓著,给了军民以巨大鼓舞。
贺 “龙” 降 “雨”
许多红军老战士都知道:在十年内战中,贺龙在那里指挥作战,那里保险有雨下。贺龙师长视察南泥湾,的确给南泥湾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降了三场“及时雨”,滋润了部队生产建设之田,结出了丰硕的果实。
从一片荒山到肥沃之地,
从一无所有到一应俱全,
从荒无人烟到稠人广众。
正是伟大的“南泥湾”精神,
让这片土地生机勃勃。
时至今日,
“南泥湾”精神仍让我们受益匪浅。
学习“南泥湾”精神,
发扬“南泥湾”精神,
让红色精神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最亮丽的底色!